你了解国际海运中转港吗?

  中转港,有时候也称之为“中转地”,就是指货物从起航港前去目的港,经过行程安排里的第三港口,运载工具开展停靠在、装卸搬运货物、补充等行为,货物开展改装运载工具再次运到目的地港口,即是中转港。


7.png

  

  这里既有船运公司一次性中转,也是有发件人由于免税政策缘故订舱转船的。

  

  中转港影响力

  

  中转港一般为基本上港,因此,挂证中转港的船只一般是来源于国际船运主杆航线的大型船舶和往来于区域各港口的支线任务船只。

  

  卸货港/供货地=中转港/目的港?

  

  如果只是指国际海运,卸货港的确是指中转港,供货地是指目的港。在海运订舱时,一般只需要标明供货地就可以了,需不需要中转、或者到哪个中转港均是由船运公司所决定的。

  

  假如是现代物流,卸货港就是指目的港,供货地就是指终点。由于不同的卸货港会产生不同的转运费,因此在海运订舱时要标明卸货港。

  

  中转港的用途

  

  免税政策

  

  这儿说的就是按段中转。中转港的设置为自贸港就可以达到减少进口关税的效果。

  

  如中国香港是一个自贸港,假如货物去香港中转;非国家特殊规定的货物,大部分能够达到出口免税的效果,甚至出现出口退税补贴。

  

  hold货

  

  这里所说的船运公司中转。在外贸交易,多种要素造成半途货物不可以向前,必须hold货。发件人还可以在抵达中转港以前向船申请办理停留。待贸易问题解决后再运输到目的港。这往往要比直通船相对性容易操作。但费用也颇丰。

  

  中转港编码

  

  一条船会挂证好几个港口,因此船在同一港口头备案入港编码其实就是后续中转港编码就有很多个,假如安排发货方随便填好编码,配对不掉的就容易出现海运集装箱进不去港。

  

  假如匹配上但是并不是真正的中转港,那么就算进到港上了船还会卸错港口。假如配船前修改成正确了,小箱子可能会卸错港口。再装运花费很高,也有可能需要缴纳巨额罚款。

  

  有关装运条文

  

  在全球货物运输中,因为自然地理或政治经济学缘故等,货物必须在一些港口或其它地点进行装运。海运订舱时就需要对中转港做出限制。但是最终在于船运公司是否接受于此中转。

  

  假如接纳,对中转港的相关规定条文就明确,一般是在目的港后边充注,一般通过“VIA(经过、根据)”或“W/T(with transshipment at…,在……装运)”联接。如以下条文实例:

  

  中转港 Port of Loading:中国上海

  

  目的港 Port of Destination:伦敦

  

  大家在实际工作中,也无法直接把中转港作为目的港去看待,以免引起运送失误和不必要的麻烦。由于中转港仅仅连接货物的一个暂时性港口,并不是最后货物目的地。


推荐

  • QQ空间

  • 新浪微博

  • 人人网

  • 豆瓣

取消
建站ABC 建站ABC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