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欧洲物流专线的覆盖版图中,德国通常可视为覆盖面积综合优势最突出的国家,这主要基于以下三方面原因:

中欧班列核心枢纽地位
德国杜伊斯堡港作为中欧班列最重要的欧洲终点站,年处理班列数量占中欧班列总量的30%以上。以重庆-杜伊斯堡线路为例,该线路覆盖中国15个省份,对应欧洲段通过杜伊斯堡枢纽可辐射德国全境及周边奥地利、瑞士、荷兰等9国,形成"轴辐式"运输网络。这种枢纽地位使德国成为中欧铁路物流的实际中转中心。
物流基础设施密度
德国拥有欧洲最密集的公路网络(23.1万公里)和铁路网络(4.1万公里),其物流园区密度达每万平方公里4.2个,远超欧盟平均水平。以DHL德国枢纽为例,其莱比锡枢纽每小时可处理12万件包裹,通过"夜间分拨+次日达"模式实现德国本土48小时全境覆盖,同时连接欧洲30个主要经济中心。
清关与政策优势
德国海关实施"单一窗口"清关系统,95%的货物可在6小时内完成清关。作为欧盟最大经济体,德国在VAT递延、AEO认证等政策方面具有示范效应,例如通过汉堡港进口的货物可享受"预清关"服务,使整个北欧地区的物流时效提升20%-30%。这种政策优势间接扩大了其物流服务的有效覆盖范围。
不过,若从地理覆盖广度考量,法国通过巴黎戴高乐机场枢纽及勒阿弗尔港,可实现非洲法语区与欧洲的联动覆盖;而英国在脱欧后通过自有VAT系统,仍保持着对爱尔兰、马恩岛等英联邦地区的特殊物流通道。但在中欧贸易框架下,德国凭借其中转枢纽地位、基础设施密度和政策效率,成为欧洲物流专线中实际覆盖效能最强的国家。